產品描述
污染治理工程,對廢氣、廢水、廢渣、粉塵、噪聲等污染源進行預防、整治和處理的工程。亦稱“三廢治理工程”。包括廢水治理工程、廢氣治理工程、噪聲治理工程等。
大氣污染防治工程,是環境工程學中的一個技術領域,其任務是采取工程技術措施防治人類生產和消費活動引起的大氣污染,以改善大氣質量。
大氣污染防治技術,是以大氣質量標準和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為依據,對各種大氣污染源和污染物采取的防治技術措施。大氣中的污染物按物理性質可分為顆粒物和氣態污染物;按化學性質可分為無機污染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氟化物、硫化氫等)和有機污染物(碳氫化合物等);按來源可分為燃燒過程排出的大氣污染物和非燃燒過程排出的大氣污染物。
非燃燒過程,產生的大氣污染物防治對合成、分解等化工生產過程和粉碎、運輸、篩選等機械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大氣污染物的防治,較根本的是改變生產工藝,采用無污染工藝和無污染裝置。工業生產過程產生的大氣污染物種類多,主要有氯、氯化氫、氟、氟化氫、硫化氫、粉塵和惡臭物質等。其中,有害氣體可用吸收法、吸附法和催化轉化法治理,粉塵可采用除塵或集塵技術和裝置去除。地面揚塵也是非燃燒過程的大氣污染物,可采取擴大綠地等措施加以控制。
燃燒過程,排出的大氣污染物防治礦物燃料燃燒產生的煙塵、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碳氫化合物等是大氣中主要的污染物,其防治技術主要是:
1、改變燃料組成和能源結構。如進行燃料脫硫,把煤變成氣體和液體燃料,開發和利用地熱、太陽能、風力、水力、潮汐能、氫能和生物能等無污染能源,以取代礦物燃料。
2、改進燃燒裝置、燃燒技術和運轉條件。燃料的不燃燒排出的污染物,無論數量和種類,都比燃燒排出的多。改進運轉條件(如調節燃燒空氣比,控制燃燒溫度),改進燃燒方式(如采用沸騰燃燒、分段燃燒、排氣循環燃燒、水或蒸汽噴射燃燒),改進燃燒裝置(如采用新式爐排,增設導風器、蓄熱花墻以及改進燃燒室的型式)等,可以減少煙塵和氣態污染物的生成量。
3、發展集中供熱和區域采暖。居民各家各戶分散供熱,同集中供熱相比,使用相同數量的煤所產生的煙塵多1~2倍,飄塵多3~4倍。發展集中供熱和區域采暖是消除煤煙污染大氣的有效措施,而且可以提高熱效率。
4、消煙除塵,防治污染。煙氣含污染物種類多,應按所含污染物的化學、物理、物理化學性質,采取不同的治理方法。煙氣中的塵??刂萍夹g有機械除塵、洗滌除塵、過濾除塵、靜電除塵、聲波除塵等方法。煙氣中的有害氣體治理采用吸收、吸附、膜分離技術和催化轉化等方法。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是煙氣中較主要的有害氣體,通常采用以固體粉末或顆粒為吸收劑或反應劑的干法,或者采用以液體為吸收劑或反應劑的濕法回收利用,此外,也可以采取催化轉化法進行治理。
5、采用高煙囪和集合式煙囪排放。大氣的污染程度同污染源排出的污染物的數量(源強)有關。在源強不變的情況下,接近地面的大氣中污染物濃度與煙囪有效高度的平方成反比。因此,增加煙囪的有效高度,是防治局部地區大氣污染的措施之一。高煙囪一般高度為 200米左右。集合式煙囪是把幾個(一般為2~4個)排煙裝置排放的煙氣集中到一個煙囪里排放。這樣可以使排煙溫度高達130~150℃,排煙速度達30~50米/秒,煙氣呈環狀上升,相當于增加了煙囪的有效高度,有利于發揮大氣的擴散作用和自凈能力。但是這種治理措施只是減輕了局部地區的大氣污染,進入大氣圈中的污染物數量并未減少;長此以往,可能會引起地區性或全球性的大氣污染。
水污染治理主要是針對由于人類排放的各種外源性物質(包括自然界中原先就有的和沒有的),進入水體后,*出了水體本身自凈作用(就是江河湖??梢酝ㄟ^各種物理、化學、生物方法來消除外源性物質)所能承受的范圍的污染水進行治理和管控。
水污染治理措施:一是落實水環境質量公告制度,環境質量每年做一次環境質量報告書,要向社會通報水環境質量,水源地,地表水水質狀況,一方面保障公眾對水環境的知情權,自覺接受到公眾的監督。
二、推進水污染治理市場化,以前水污染防治特別是城市生活污水處理注重社會資本進入市場,主要把它單純作為一項公益性事業對待,管理市場,從規劃,從投資建設到運行管理都是管制和操作,排斥了社會多元化的投資渠道進入這個領域,這是發展的趨勢。
三、排污許可和總量控制制度,排污許可這個制度現在正在實行當中,在“十一五”期間這樣的制度還有排放的量要有許可,總量在排污許可下得到規定,一個區域環境的量確定排放的總量,從總量控制和企業的排污許可這方面對企業的環境行為進行制約。
四、環評制度和三同時制度,環境項目評價法,三同時制度。環評制度增加兩個方面,一個是區域規劃環評,不能只是對企業建設項目,對項目本身進行環評,要擴大到對區域,根據區域的總量,對生態環境的容量,對規劃是不是合理來進行環評,同時要開展戰略性的政策環評,遵照地區出臺的環境政策進行評價。
五、省界河流水質考核制度,要落實責任,要對每個省的水質進行考核,水交到下游省,水是什么狀況,要按照輸出水質對進行考核,*過標準就是造成污染,對下游造成危害,就要進行賠付,要追究造成污染的企業和單位的責任,從而加強各級各個行政區域對水污染防治的責任。
六、目標責任制,要建立一個綠色GDP的政績考核制度,單純用GDP考核的政績,*單純追求經濟效果而忽視了環境,綠色GDP這區域的發展對環境造成的損害要打入到GDP里面,要扣除這部分才是真正的GDP,通過綠色GDP的考核體制建立,來*水污染防治保護的責任。
七、循環經濟措施,要在全國建立循環經濟體制,建立一個節約性的和諧社會。
八、建立生態補償制度,要通過試點,探索這方面的經驗,地區地域遼闊,東西部的發展差距大,西部地區發展比較落后,但是它生態比較好,東部地區經濟發展比較快,帶來的環境問題也比較大,而東部地區需要的能源和水源,都主要來自于西部地區,如果西部地區要保護的話,必然對經濟發展做出犧牲,限制了它的發展,東部地區對西部地區應相對進行生態補償,這樣才能達到東西部共同發展的目標,實現平衡發展。
九、建立區域性的機構,對區域性的環境管理要建立污染受害者法律的援助機制,過去對環境造成損害要落實賠償制度,完善經濟方面的賠償制度和法律法規。當一個企業和一個單位的行為,對他人或公眾造成健康的損害和經濟損害時候,要進行經濟的賠償,只有這樣才能加強和提高單位對環境保護方面的意識。
產品推薦
友情鏈接